15026555973

news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新闻胰岛素受体不能得到及时的清除会导致过早衰老现象的发生

胰岛素受体不能得到及时的清除会导致过早衰老现象的发生

更新时间:2017-04-24点击次数:309

在进化的早期,糖类的摄入与生命的长短具有紧密的相关性,而胰岛素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与转化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胰岛素能够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不过,同一时间许多与存活有关的生命活动将被迫停止。当食物供应充足的时候,这些生命活动或许变得不再重要,尽管长期看来这一变化将会导致寿命的变短。试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受体失活的小鼠其寿命还要长于野生型小鼠。然而,为何在细胞与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呢?

研究者们发现,CHIP蛋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胰岛素受体进行泛素化修饰,CHIP能够促进受体的回收与讲解,zui终产生了抗衰老活性。反之,当CHIP蛋白缺失之后,则会导致过早地衰老。

这一发现十分惊人。由于CHIP此前被认为参与了受损蛋白的降解(多发于老年阶段),该蛋白的聚集会导致痴呆以及肌肉萎缩等症状。不过,这项研究结果则表明,转化细胞当CHIP不足的时候,由于胰岛素受体不能得到及时的清除,也会导致过早衰老现象的发生。

不老泉的梦想真的能够实现吗?"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该文章的作者,来自波恩大学的研究者Jorg Hohfeld说道。当CHIP数量过多的时候,正常的蛋白质也会被迫回收回去,进而导致机体的稳态遭到破坏。

服务热线
15026555973

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