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QQ号
3004901493
在完成试剂配制和样本预处理后,需特别注意以下操作细节以确保检测准确性:
1. 加样标准化
使用多通道移液器时,建议提前校准移液头精度,每孔加样量误差需控制在±2%以内。对于高黏度贝类组织匀浆,建议采用反向吸液法,并在加样前用预冷PBS润洗枪头3次,避免样本挂壁导致的体积偏差。
2. 温育环境控制
37℃孵育阶段应使用具有主动循环功能的恒温箱,并在反应板表面覆盖密封膜时预留5mm透气边缝,防止冷凝水积聚。每30分钟人工摇板1次(振幅10cm,频率60次/分钟),可显著提高抗原抗体结合效率。
3. 洗板关键参数
自动洗板机建议设置"预洗-浸泡-终洗"三步程序:预洗液量300μL/孔(流速1mL/s),Tris缓冲液浸泡60秒,终洗采用脉冲式冲洗(5次×200μL/次)。手工洗板时需保持洗液注满板孔后静置90秒,弃液时板体倾斜45°角轻叩10次。
4. 显色终止时机
当标准品最高浓度孔OD值达到0.8-1.2时(波长450nm),应立即终止反应。对于富含黑色素的贻贝样本,建议在终止后30分钟内完成读数,并使用620nm参比波长校正浊度干扰。
5. 数据质控要点
每批次应包含3个质控样本:空白对照(零标准品)、基质加标回收样(80-120%回收率)、重复样(CV值<8%)。当标准曲线R²值<0.99时,需复核标准品梯度稀释步骤是否出现跳管污染。
特殊情况下(如检测扇贝生殖腺样本),可适当调整样本稀释倍数至1:5,并延长封闭时间至45分钟。所有操作需在避光环境下完成,避免5-HT光降解。实验结束后,剩余96孔板条应立即装入含干燥剂的铝箔袋,4℃保存不超过72小时。